智慧社区的标准化发展和面临的问题
2023-03-25 11:25:27 编辑:bianji2 访问:
智慧社区的标准化发展应当:。
(1)把传统社区,智能化和信息化标准化融入智慧社区标准化工作,智慧社区本质特征就是全面感知,互联互通,智能处理,以人为本,其基础就是传统社区必须要与新兴信息化技术紧密结合,传统社区结合智能化和信息化全面服务于社区民众就能构成智慧社区,因此,智慧社区标准化工作不是单一传统社区标准化,而是传统社区,智能化和信息化标准化的融合。
(2)构建标准体系,并提出智慧社区标准制修订导向目录,智慧社区的发展需要一个统一,规范的标准体系,这是确保其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目前,智慧社区标准体系尚未形成,应对照标准的需求,研究体系中标准分布,性质,分级,预留扩展空间等,建立完善智慧社区的标准体系,同时,在标准体系的基础上,提出智慧社区标准制修订导向目录,制定智慧社区标准体系优先级列表,为主管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3)重点从需求出发制定智慧社区急需标准,结合不同社区智慧化建设情况,综合应用现有国家,行业标准,以智慧社区标准体系总体框架为依托,按照完备性,指导性,科学性,系统性,开放性,层次性等要求,分析当前智慧社区建设面临的资源共享,信息交换,流程再造,服务协同,信息安全等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研究新标准需求,制定一批智慧社区急需的标准。
面临的问题。
区域发展不均衡:智慧社区发展不均衡,由于受到建设成本和消费水平的影响,北,上,广,深等直辖市,各省级中心城市和沿海城市发展较快,多数集中在大城市的新建社区。
建设运营模式不清晰:当前智慧社区参与方从以单纯的设备制造商,系统集成商为主导,逐步演变为各方参与,互利共赢的局面,政府引导在其中作用显著,此外还涉及房产开发商,物业/社区运营业务提供商,设备提供商,系统集成商,电信运营商等多个角色,但目前没有一个可持续的主流的成熟建设模式来协调用户,管理方的关系,缺乏市场驱动的发展模式,同时伴随市场应用,用户需求以及商业模式的始终不断的变化,目前还很难找到一个通用并且长期可行的模式进行推广,导致智慧社区的运营主体及模式不明晰。